开启左侧

[中国古代] 《伤寒杂病论》——中医史上的不朽之作

[复制链接]
守望者 发表于 2021-10-31 20: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3319r2lpmxei5x0we52j.jpeg

张仲景与董奉、华佗被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与扁鹊、华佗、李时珍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医。

张仲景(150年~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和镇平县一带)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与董奉、华佗被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与扁鹊、华佗、李时珍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医。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国医学“辩证论治”的规律,它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开创了中国医学辩证论治的先河;同时在制剂学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历代医家无不尊东汉时期的张仲景为“医圣”,故有“医圣者,即医中之尧舜也,荣膺此誉者,唯仲景先师。”

《伤寒杂病论》成书近2000年的时间里,一直拥有很强的生命力,它被公认为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并被学术界誉为讲究辩证论治而又自成一家的最有影响的临床经典著作。书中所列药方,大都配伍精当,有不少已经现代科学证实,后世医家按法施用,每能取得很好疗效。历史上曾有四五百位学者对其理论方药进行探索,留下了近千种专著、专论,从而形成了中医学术史上甚为辉煌独特的伤寒学派。据统计,截至2002年,光是为研究《伤寒杂病论》而出版的书就近2000种。

《伤寒杂病论》不仅成为中国历代医家必读之书,而且还广泛流传到海外,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特别在日本,历史上曾有专宗张仲景的古方派,直到今天,日本中医界还喜欢用张仲景方,在日本一些著名的中药制药工厂中,伤寒方一般占到60%以上。日本一些著名中药制药工厂如小太郎、内田、盛剂堂等制药公司出品的中成药(浸出剂)中,伤寒方一般也占60%以上(其中有些很明显是伤寒方的演化方)。可见《伤寒杂病论》在日本中医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辩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还精选了三百多方,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炼,主治明确。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这些著名方剂,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检验,都证实有较高的疗效,并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发展的依据。后来不少药方都是从它发展变化而来。

名医华佗读了这本书后啧啧赞叹说:“此真活人书也”。喻嘉言高度赞扬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说:“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如日月之光华,旦而复旦,万古常明”(《中国医籍考》)。历代有关注释、阐发此书的著作很多。特别是注释、阐发《伤寒论》的著作竟达三四百种之多,《伤寒杂病论》被称之为中医史上的不朽之作。



世界于你而言,无意义无目的,却又充满随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谁知,也许就在这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那个陌生人,提着满篮奇妙的货物,路过你的门前,他响亮地叫卖着,你就会从朦胧中惊醒,走出房门,迎接命运的安排。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